崇明退税:长三角观察|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日期:2021-12-14 23:47:41 / 人气:167 / 访问量:167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地处上海西南部,东至桂林路(含邮通设备厂),南至漕宝路(含中科院生命科学研究院)、西至新泾港,北至蒲汇塘,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漕河泾开发区创建于1984年,在上海的创新版图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的漕河泾开发区属于典型的都市型科技园区,中环线作为城市快速路横穿漕河泾开发区,9号线、12号地铁线以及规划中的15号地铁线及多条公交线路为漕河泾带来非常便捷的公共交通。
东滩顾问曾多次带客户考察过漕河泾开发区,但大多停留在一两个点上面,此次整理希望能对其全貌有个系统的认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漕河泾开发区很多地块都是几经转型和开发升级,现在已完成融入上海城市版图。在 2018 年的园区考察中,我们看到了,还有田州路北面工地(体量未知)以及田林路工地(科技绿洲四五期)正在建设中。
1、漕河泾开发区的发展升级
从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看,漕河泾开发区一直是中国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引领者。在开发运营模式方面,更加注重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注重“产城融合”发展,注重创新型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实现从传统招商引资和土地供应角色向创新组织者和服务提供商角色的转变 。 在融入城区发展方面,通过加强形态规划、城市设计、环境建设,崇明园区招商政策,以环境品质提升推动区域功能转型升级,实现由园区形态向城区形态的有机转变。
(1)1986-1996年,工业制造中心
定位于以微电子为主的制造业,引进微电子、光纤通信、激光、生物工程、航天技术和新型材料等内容的新技术产业,一大批国际知名的高科技公司落户漕河泾开发区,包括飞利浦照明、贝岭微电子、AT&T、3M、安普、大计数据、莱迪思半导体、爱普生、英业达电子、施耐德电气、大唐移动、联芯科技、天祥科技、高智科技、广茂达科技、新涛微电子、科华生物、复星生物、中科股份、中晶科技等。
(2)1997-2003年,科技创业中心
顺应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浪潮,崇明工业园区,漕河泾开发区迎来“二次创业”,建立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启动中英合作科技绿洲“园中园”项目,不断发展孵化器基地和科技创新功能。以引入具有研发功能的高科技产业为主,构建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汽车研发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
(3)2004-2010年,崇明园区地址,现代服务中心
紧抓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会,在坚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以科技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推进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引领开发区加快转型。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创业孵化、风险投资等服务,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
(4)2011年以来,区域创新中心
重点引进国内外著名集团的“一部三中心”项目,即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运营结算中心,推动开发区向优二进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2011年漕河泾开发区国际孵化中心正式启用,同时参股、投资其他园区,开建海宁分区、盐城分区等,带动其他城市、开发区产业发展,打造区域产业创新体系。
2、产业服务:金融、转化、知识产权等多维度产业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漕河泾开发区转型升级的一条主线就是由土地供应者到产业服务提供者的模式转变,这里重点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产业服务平台。
(1)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围绕科技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和规模发展期等不同成长阶段所对应的不同层次融资需求,提供三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债券融资:小微科技企业集合信贷、科技企业履约保险(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
股权融资:园区与风投机构共建风险投资服务联盟,为企业与风投机构提供信息对接。
上市服务:多项上市扶持服务。
金融保险:降低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在研发、生产等过程中的风险。
(2)产业转移促进中心
由商务部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共建,入驻“中心”的中西部省份共同参与建设了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商务部上海基地)。“中心”充分依托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现有基础条件,为中西部地区投资促进、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3)知识产品集散中心
由上海市科协、上海科促会和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合作共建,全面打造集“展示、交流、推介、评估、招标、融资、代理、培训、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推动了区域发展,满足了企业需求。
从产业发展看,漕河泾开发区经过探索-成长 - 转型 - 创新,实现了由传统招商向创新服务的蜕变,由早期的聚焦微电子产业转变为多元化的新兴科技创新领域,构建科研前端聚焦的产业生态圈。
目前,漕河泾开发区聚焦战略新兴产业体系,形成了“ 1+5+1 ”产业发展模式。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环保新能源、汽车研发配套为重点产业,以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的产业集群框架。
在漕河泾开发区中后期的转型发展中,从工业厂房到科技地产的小园区模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有限的土地空间爆发了巨大的产业能量。
1、科技绿洲一二三期(建成)、四五期(在建)
项目概况:规划面积60公顷。
引进国外先进的投资、经营、管理模式,建成一个高绿化覆盖率、低容积率的花园式现代化研发办公园区。
产业体系及重点企业:
重点发展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引进知名科技企业设立总部及研发中心,如飞利浦创新园、国家核电、民航凯亚、中电投的总部及研发中心等。近年来引进独角兽科技公司如“今日头条等。配套有高档商务会所、绿洲运动中心、咖啡吧、员工餐厅。
园区现状及发展:
一二三期为独栋办公物业,入驻率约70%,多为大型企业总部。未来预计地块西侧(四五期)将有10万余方建筑待开发。
2、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项目概况:
于开发区中心区域,东起虹梅路中环线,南沿漕宝路,西至古美路,北临宜山路。总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约80万平方米。
项目定位:
定位于总部经济、研发设计、创新孵化、综合服务“四个平台”的功能目标,建设总部经济区、孵化创新区、研发设计区、综合配套区、商贸服务区、会议中心、能源中心及中央控制区“六大功能区” 。
重点企业:
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交付使用,现已入驻汇付网络、艾默生电气、诺基亚西门子、罗克韦尔、腾讯科技、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麦当劳中国总部等。
未来发展:
二期地块仍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10月交付使用。
3、国际商务中心
项目概况:
位于漕河泾开发区漕宝路与桂平路路口,总建筑面积为18.8万平方米,共38层,分A区和B区两个分区,标准层面积约为1700平方米,可供办公招商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大厦裙房面积为1.2万平方米,定位为商务配套服务,内设餐饮、银行、咖啡、便利店及商务中心等服务设施。
项目定位:
商务办公
重点企业:
于2010年交付使用,现已遨游网、神脑国际、爱色丽仪器、东研贸易等企业。
4、创新创业片区
项目概况:
在蒲汇塘、桂林路、漕宝路和中环路围合的这3.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着小型创新创业园区十余个。主要集中了电子科技、生物科技、互联网、游戏娱乐、金融、文创等产业类型企业。并且分布着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cocospace等一些孵化器。形成了以科技为龙头的创新创业氛围。
重点企业:
育碧游戏、乐橙科技、谱尼测试、华鑫科技、泰科电子、华腾软件等。
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一直紧跟中国科创经济的大潮,崇明工业园区,除了以上提到的科技地产项目,还引进了多个新型孵化器和创新创业载体。 开 发 区成立了 “ 漕河 泾 众 创联 盟 ” , 创业 中心、 COCOSPACE 、 优 客工 场 、 创 嘉站、启 创 中国( 腾讯创业 基地)等 10余家众 创 空 间 成 为联 盟首批成 员单 位。漕河 泾 科技 创业 中心被 亚 洲孵化器 协 会 评为 “ 亚洲最佳企业孵化器 ” 。
1、园区科创:国家级孵化基地
项目概况:
围绕企业“种子期-初创期-高成长期”需求,扶持各类孵化器等创新创业机构发展,打造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构建传统孵化载体与新型创业组织并存、物理孵化与虚拟孵化有机结合、多元机构性质互补、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生态体系。
2、园区地标性创业服务载体:创营系列——创营?ICE
项目简介:
“创营Innoclub”是漕河泾创业中心旗下近年推出并发展迅猛的新型孵化器品牌,先后运营了“创营?ICE”、“创营?宝石园”、“创营?科技绿洲”、“创营?潜星堂”、“创营?海宁”等创新型载体。创营?ICE位于桂平路410号国际孵化中心。
运营模式:
将以办公室形式出租的传统孵化基地改造成以工位形式出租的、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的新型创业服务载体。
创营通过提供这些“菜单”上的服务,换取创业企业的微量股权,对症下药从事孵化,创造了倍增效应。
针对 “服务入股”制定动态跟踪的孵化体系:
形成“项目征集—筛选—面试—评定—培育—退出”的引进机制。分为预备营—孵化器—加速器三阶段培育,并形成动态跟踪的孵化体系。
“原创新动力”创投对接会是漕河泾开发区内项目与资本“联姻”的重要平台:每年四期,每期上百个项目获得路演机会,每期企业与风投的对接率高达40%,许多可获得百万和千万元级别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
1995年12月,漕河泾开发区“飞地”建设占地168亩的松江新桥工业园。2004年7月,漕河泾开发区在闵行区浦江镇建设8.3平方公里的浦江高科技园。目前,漕河泾已将原先引进的先进制造业引导到漕河泾浦江、松江、奉贤、青浦以及江苏盐城、浙江海宁、贵州遵义等地,形成了专业化集聚化的产业园区。除了管理服务输出之外,科技绿洲、创营等产业地产产品成为了漕河泾进行“飞地”拓展的重要抓手。
1、漕河泾开发区松江新兴产业园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松江园区位于松江区新桥镇,总占地约837亩,总体上分为生产研发、商务研发、科技绿洲、双创园、低碳展示和交易中心、创意产业园、创新商业综合体、企业总部会馆、配套商业和人才公寓等板块。目前园区吸引近200余家科技型、研发型的企业入驻,其中代表企业有大唐移动、中交三航院、佳豪船舶、形状记忆、海希工业通讯、邦正科技、浩佑光电、益农网、揽鑫节能等。
漕河泾科技绿洲(松江)园区规划建筑规模18万平方米,项目共由三种建筑形态构成:独栋总部、办公大楼及商业裙楼。
2、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
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兼具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综合保税区功能,规划面积10.7平方公里。通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已形成了“先进制造”、“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5+X的产业体系,集聚了3M、美敦力、GE等一批龙头企业。
3、漕河泾开发区南桥园区
漕河泾开发区南桥园区项目总占地1700亩,以 “ 南上海科创中心、东方美谷核心区、新三板(中小科技企业集聚区) ” 为发展定位,重点导入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交通、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产业,通过构建 “ 政府支持、园区承载、项目落地、投资推动 ” 四位一体的产业服务体系,深化 “ 基地 + 基金 + 服务 ” 运营模式,促进园区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漕河泾科技绿洲(南桥)园区作为东方美谷推进的核心载体,致力于打造南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美丽健康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新三板企业集聚区。
4、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
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 2009 年底启动建设,总规划面积 15 平方公里,定位于 3. X产业体系, “3” 即培育发展两大战略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改造提升一大传统产业(时尚产业), “X” 即通过产学研协作聚焦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
科技绿洲项目规划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设花园式园区和标准化厂房,并着力打造高品质厂房,提供全服务配套。
5、漕河泾开发区盐城分区
漕河泾盐城园区规划面积 10.5 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光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和区域总部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园区外有配套出口加工、海关监管等全面的服务设施。
科技绿洲(盐城)园区规划建筑面积8.35万平方米,产业定位为科技创新创业、生产性服务业、区域总部机构及高端制造业。
2018年以来,东滩顾问参与了浦江国际科技城的战略重塑和B地块(未开发)的功能产业研究工作,对漕河泾开发区的持续升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漕河泾开发区正在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特别注明:本文《崇明退税:长三角观察|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崇明各大园区”政策;本文为官方(上海崇明开发区经济园区招商服务平台)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chongmingyuanqu.com/xwzx/yqxw/87327.html”和出处“崇明园区”,否则追究相关责任!